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开启快步发展。2月27日下午,“前海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政策推介会”在香港四季酒店举行。这是前海管理局第四次在香港主办大型推介会,并得到18个协办单位及25个支持单位的协力。前海金融同业公会作为此次活动的协办单位,组织20余家会员单位共40余人参加当日下午推介会及前海2019香港新春酒会。获得了各级领导部门、论坛主办方和会员单位的高度评价。
此次推介会旨在进一步发挥前海粤港澳合作发展重大平台作用,强化前海合作发展引擎功能。会上介绍了前海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情况,解读前海深港合作专项行动计划、总部扶持政策、支持香港青年在前海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会上亦介绍了前海推进深港合作的部署安排,同时公布了普华永道前海营商环境指数。推介会吸引逾500名嘉宾出席。
《规划纲要》中提及前海定位包括强化前海合作发展引擎作用、加强法律事务合作、建设国际化城市新中心。推介会上,深圳市委常委、前海合作区党工委书记、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香港特区政府政制与内地事务局局长副局长陈帅夫致辞,深圳市政府党组成员、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局长杜鹏介绍前海开发开放总体情况、前海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相关情况。
此次活动主礼嘉宾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副局长陈帅夫,分享嘉宾包括: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香港专业联盟主席刘炳章,深圳国际仲裁院院长刘晓春,前海创业者随身宝科技创办人郭玮强,普华永道税务及商务咨询部合伙人曾惠贤等。其他重要嘉宾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数学系主任励建书,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何杰,深圳市港澳办(湾区办)常务副主任姜力琨及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楚宏等。
前海持续推进深港合作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副局长陈帅夫在会上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前海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具体措施,包括三方面:一是强化前海合作发展的引擎作用;二是加强法律事务合作;三是建设国际化城市新中心。而香港与前海的合作,正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下很好的实例。陈帅夫表示,一直以来,香港特区政府非常重视与前海的合作,也支持前海推出更多面向港人港企的优惠措施,令港人港企深度参与前海的发展。他坦言,未来香港应发挥国际化的优势,与前海在金融、专业服务、创意产业等范畴合作共赢,为香港与内地更加紧密的合作提供示范。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前海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0,800家,合同利用港资1,021.50亿美元,较2012年前海管理局刚成立时的注册港资企业21家,合同利用港资7.37亿美元,增长分别高达514倍及138.6倍。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在参与共建创新性前海上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制度创新是前海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前海模式”的核心元素。前海应更加聚焦粤港澳合作,完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让前海成为制度和政策的创新高地。充分发挥前海的辐射和资源整合功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实力的提升。其次,前海要开展首创性的改革探索,扮演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试验田的角色。加紧制定专项的合作规范、先行先试,加强发展规划的统筹协调。第三,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民间交流,让前海成为粤港澳人才流动发展的苗圃。要继续推动粤港澳的职业资格互认试点工作,率先落实便利港澳居民的政策措施;同时加强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重大平台建设,实施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发展的若干措施,为大湾区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介绍,前海在多个方面推出一系列惠港政策,为港企提供广阔发展空间。汇丰集团、东亚银行、港交所、嘉里集团、周大福等知名港企已经进驻前海。
前海在全国率先重启QDIE,累计注册QFLP企业和基金148家,注册资本342亿元人民币。在深港金融合作领域上,前海率先推动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双向发债、跨境双向资金池、跨境双向股权投资和跨境资产转让等“五个跨境”。
前海合作区已出让经营性用地38宗,总用地面积78.69公顷,总建筑面积603.4万平方米,其中,港企取土地面积37.26公顷,占比47.34%,建筑面积约293.18万平方米,占比48.06%。
对于在前海建设的香港工程,允许可以适用香港模式进行建设、管理、服务,前海管理局则参考香港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简化、优化行政服务流程。前海对香港建筑服务业企业和专业人士开放了前海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服务,积极鼓励香港专业人士到前海合作区参与前海建设。目前,共引进了28家香港建筑业服务机构,合同金额约为6.26亿元。
前海率先实现港澳居民免办《台港澳人员就业证》,更允许在前海工作的港澳居民、外籍人士自愿缴存住房公积金,享有本地市民待遇,以及住房公积金个人自住房贷款权利和购房贷款等优惠。
香港专业联盟主席刘炳章指出,前海除了在专业服务上的创新之外,在税务优惠、财政补贴、奖励计划都赋有创新性思维,且面向世界。刘炳章坦言,香港的传统优势在整体国际情况的影响下正在减弱,而前海正是香港寻求新增长点、新机遇,以及新发展的重要平台。
创业青年惠享前海政策
“前海为港人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创业条件,团队享受到办公场所租金优惠、企业和个税优惠、核心成员的保障房、港澳居民免办就业证等。”随身宝科技创始人郭玮强在会上分享在前海创业经历时说,目前团队已拥有12项专利,去年完成第二次融资,估值超过一亿人民币。
像郭玮强这样的创业者,都是从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开启创业之路。2014年12月落成的前海梦工场,目前已初步构建起完善的创新创业孵化生态,在支持港澳及国际青年创新创业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截至2018年,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孵化创业团队达356个,包括港澳团队176个,超半数项目成功拿到了融资,累计融资总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
此外,前海自2015年起每年提供500个青年暑期实习岗位,每年接待香港青年参观交流约6000人次。
前海营商环境排名上升20位
据普华永道发布的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营商环境综合评估结果显示,2018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营商环境改革取得进展,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如作为一个独立经济体参与排名,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营商环境便利度得分为77.44,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排名第31位。
普华永道合伙人曾惠贤表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总体营商环境优越、亮点突出、企业获得感强。10个评估领域中,执行合同领域进入全球前10,开办企业和获得电力等2个领域进入全球前20。
据悉,2018年,前海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出营商环境改革“32条”,重点聚焦程序、实体、法治类营商环境改革,努力打造观念相仿、制度相通、文化相融的全球最佳营商环境。按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前海综合营商环境改革效果明显,排名从2017年底的51位跃升至31位,展现了营商环境改革的前海速度。
在商贸和税务制度上,前海管理局打造外商投资“一口受理”平台升级版,外商只需在系统一次填报,在窗口一次提交材料,即可获取营业执照和投资备案回执,全面实施注册登记便利化改革。
在法律制度上,前海积极打造律师、公证、仲裁、调解、知识产权、会计服务、公司法务等法律服务行业探索混业合作新模式,更开创跨境公证法律服务,建立与境外委托机构便捷沟通渠道,确保公证书使用效果。
深圳国际仲裁院院长刘晓春在会上介绍了日前发布的《关于增强核心引擎功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十大措施》,他表示,将加大规则创新力度,积极在大湾区推广适用以香港为默认仲裁地的深圳国际仲裁规则,鼓励中外当事人适用香港法律,此项规则创新引起国际仲裁界的高度关注,同时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香港专业人士以仲裁员、代理人或者专家证人等角色,参与深圳国际仲裁业务,共享内地法律服务市场机会,共同面向世界,共建国际争议解决高地。
前海金融同业公会作为前海管理局业务主管的金融行业协会,立足前海、服务前海,以促进前海金融行业发展、实现共赢为宗旨。未来,同业公会将继续致力组织及参与更多高规格活动,促进会员单位跨行业交流,开拓会员国际视野。
(来源:前海传媒)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