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投资、财政、金融有关数据及政策情况并答记者问。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下降的空间
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继续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合理把握信贷和债券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1万亿元增发国债资金
已全部落实到1.5万个具体项目
支持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等
重点领域项目建设
聚焦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项目谋划储备、前期工作和建设实施,支持一批高质量项目建设。 此外,抓紧推动出台实施相关配套政策措施,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破解深层次障碍,与重大项目建设形成合力,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量落地。
最大程度鼓励民营企业
参与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苏社介绍,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显示,截至2月29日,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的项目共计1612个,总投资规模2万多亿元。随着系列政策的落地实施,去年后几个月全国民间投资增速逐步企稳,今年1—2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4%,增速由负转正,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促进民间投资发展,努力保持民间投资稳定增长态势——
让民营企业“安心投”。目前正在研究起草《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更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让民营企业“有的投”。主要是推动地方和相关行业落实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新机制,管好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中的民间投资引导专项,最大程度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让民营企业“投得好”。建好用好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通过投贷联动、重大项目用地保障等机制,加强民间投资项目的融资和用地等要素保障。同时,加强对促进民间投资工作的评估调度,充分调动地方鼓励民间投资发展的积极性。
中国政府负债水平适度
为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保障
持续降低关税总水平。目前关税总水平降低至7.3%,处于全球较低水平。 积极参与国际税制改革,多双边财经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最佳实践,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经验。 在政府采购中,我们对内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对区别对待内外资企业的规定和做法进行清理和整治。 注重与外商投资者和企业沟通,积极解决他们在政府采购、涉企税费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我们专门有相关机制,收到信息后都会及时调查处理。 与多国实现了会计标准、审计标准的互认,支持跨国投资、贸易和金融活动。 在健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加大财政经费的保障力度,支持开展专利商标的审查、知识产权运用促进等工作,全链条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廖岷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不断完善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机制,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破制约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加快构建统一大市场,为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的保障。
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按比例返还
上一年实际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预算667亿元,支持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主要是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按比例返还上一年度实际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对符合条件的重点群体和吸纳其就业的小微企业申请的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给予贷款贴息。 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倾斜。 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者从事个体经营的给予创业补贴。 对符合条件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到艰苦边远等地区就业的,其学费实行补偿代偿。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